商鞅是战国时代卫国的庶公子,姓公孙,名鞅。因封于商(今陕西商州)所以称为商鞅,号称商君,爱好法家刑名之学,秦孝公任用为相,励行改革法律,修定新法。
商鞅执行政令,非常严苛,命百姓五家为一保,两保十家相连,互有纠察检举之责,一家有罪,九家共同举发,若不举发十家连带处罪。凡犯有外患内乱罪,隐藏不告发的,一概斩杀。百姓一家有两男以上,不分居的,加倍征收赋税;从事工商因懈怠以致贫穷的人,就收他妻子,充当官府奴婢。
新法刚开始公布施行时,秦国百姓议论纷纭,有人说新政令不便民,有人说新政令便民,商鞅下令,一律拘押到官府斥责说:“法令既然公布实施,你们应当遵令奉行,说不便民是违抗政令,说便民是谄媚政令,都是扰乱民心,非法之徒,一概放逐到边疆去当戍卒。”百姓从此不敢议论政令。
太子驷,论变法的过失,商鞅处其罪于太子师傅,太傅公子虔劓鼻(割鼻刑罚)、太师公子贾黥面(刻面额以墨涂的肉刑),由于刑戮惨刻,贵戚大臣,及天下百姓多怀怨恨在心。
秦孝公去逝,群臣奉太子驷惠公即位,为报旧恨,下令拘捕商鞅,商鞅扮成卒隶,逃亡到函谷关下,天色将黑,投宿旅店,店主不知他是商鞅,向他索取身份凭证并对他说:“商君的法令凡是住宿客人,没有照身证件,不许收留,违犯的要连坐处罚,所以不敢留你”商鞅喟然感叹地说:“我设此法竟然自害己身”,只好星夜混出关门,逃到魏国,魏国怨恨商鞅过去诱骗魏公子昂,而攻破魏师,要囚掳以献秦国,商鞅只得逃返秦国,被拘,秦惠公一一举出他的罪过,命押出以五牛车裂惨刑处死,他的家族,也全被诛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