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以忠为质,以仁为卫,不出环堵之内,而闻千里之外。不善,以忠化寇,暴以仁围,何必持剑乎!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君子忠厚作为内里,以仁义为护卫,不出门,名声都能传遍千里。面对不善,依靠忠厚化解强盗,依靠仁德包围残暴,何必一定要持剑拒敌。
吾欲闻彼将以改此也;闻彼而不改,此虽闻何益?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我想听学,是想要用它改正自身,听到了却不改正,这样听了有什么利益?
口欲味,心欲佚,教之以仁;心欲兵,身恶劳,教之以恭;好辩论而畏惧,教之以勇;目好色,耳好声,教之以义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对嘴巴喜欢美味,心喜欢放逸,就教导他仁德;对心喜欢斗争,身体害怕劳累,就教导他恭敬;对喜欢辩论却畏惧他人,就教导他勇敢;对眼睛喜欢美食,耳朵喜欢美妙音声,就教导他礼义。
少成若天性,习贯之为常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少年时养成这一种性格,习惯了之后就认为是常理。
知者之知,固以多矣,有以守少,能无察乎!愚者之知,固以少矣,有以守多,能无狂乎!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智者的智慧,本来就很多,用来解决很少的事情,能不明察吗?愚者的智慧,本来就很少,用来解决很多事情,能不狂妄吗?
夫贫而如富,其知足而无欲也;贱而如贵,其让而有礼也;无勇而威,其恭敬而不失于人也;终身无患难,其择言而出之也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贫穷却像富人,因为知足少欲;低贱却像显贵,因为谦让有礼;没有武力却威严,因为对别人恭敬;终身没有灾难,因为谨慎说出口的话。
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,是夫子之易事也;夫子见人有善若己有之,是夫子之不争也;闻善必躬亲行之,然后道之,是夫子之能劳也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孔子见到别人的一点优点就忘掉他的所有过错,这就是孔子的易事;孔子见到别人的优点,就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,这是孔子的不争;孔子听到善妙的道理,一定要自己做到之后才教导别人,这是孔子的勤劳。
言忠信而心不德,仁义在身而色不伐,思虑明通而辞不争,故犹然如将可及者,君子也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言行真诚有信,内心不骄傲;实行仁义;行为不自满;思想明智,语言不争胜;因此好像和一般人差别不大。这就是君子啊。
商也日益,赐也日损。商也好与贤己者处,赐也好说不如己者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子夏会渐渐进步,子贡会渐渐退步。因为子夏喜欢和有修养的人结交,子贡喜欢谈论不如自己的人。
古之知法者,能省刑,本也;今之知法者,不失有罪,末矣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古代执掌法律的人,减少刑罚,这是知道根本;现在执掌法律的人,一定要惩治所有罪犯,这是只看末节。
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,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。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听取了善言,就不会被谗言蛊惑;听取了谗言,就不会相信善言了。
天下有道,盗其先变乎!--《孔子集语摘句》
【翻译】
治理天下如果有道,盗贼会最先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