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聚而无以养之,则不能存息矣。故君子动静节宜,所以养生也;饮食衣服,所以养形也;威仪行动,所以养德也;推己及物,所以养人也。养道之所贵,惟正而已矣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万物聚合,却没有保养它们,那么它们将不会存在下去。所以君子动静;符合时宜,是保养生命;饮食衣服,是用来保养身体;威仪和行动,是为了保养德行;推己及人,是为了保有人心。保养的道理中最重要的,就是中正。
言不可以不谨。伤于易则诞,伤于烦则支己,肆则物忤出,悖则来违。君子所以非法不道也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语言不能不谨慎。语言没有界限就会荒诞,过于繁杂就支离破碎,放肆就会事情不顺己意,违背道义就会招来逆反。所以君子不说不合礼义的话。
赴汤火,蹈白刃,武夫之勇可能也。克己自胜,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赴汤蹈火,越过刀山,这样武夫的勇气容易做到。克服战胜自己,这样君子的大勇很难做到。
凡夫之过多矣。能改之者,犹无过也。惟识趣污下之人,其改之为最难,故其过最甚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普通人都会有很多过错,如果能改正,那如同没有过错。但是见识、志向低下的人,很难改过,所以他们的过错显得最为严重。
任其自为,听其不为,则中人以下,自弃自暴者众矣。圣人所以贵于立教也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如果放任众人,想做的就去做,不想做的就不做。那么中等以下资质的人,自暴自弃的会有很多。所以圣人设立教育是很重要的。
处屯难之时,而有致亨之道,其惟正固乎?凡处难能守正而不变者,鲜矣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处在极度困难的时候,却有达到亨通的办法,这就是固守正道。处在困难中却能守护正道不改变的人,很少啊。
见之既明,养之既熟,泰然而行之,其进曷御焉?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见到道理已经明了,培养德行已经熟练,安然地去实践它,这样的进步谁能阻挡。
言而不行,自欺孰甚焉?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只说不做,还有比这更大的自我欺骗吗?
教人者养其善心则恶自消,治民者导以敬逊则争自止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教育人的办法,培养他们的善心,罪恶就自己消弭了;治理国家,用恭敬谦虚引导人民,纷争就自动停止了。
学必激昂自进,不至于成德,不敢安也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学习一定要激昂奋进,德行没有建立成功,不敢安歇下来。
人之于学,避其所难,而姑为其易者,斯自弃也已。大学者必志于大道,以圣人自期而犹有不至者焉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人们学习时,避开难做到的,随便做些简单的,这就是自暴自弃。大学者一定是志向获得大道,用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,总是看出自身的不足。
学者苟有朝闻道夕可死之志,则不肯安于所不安也。不能然者,不见实理故也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学者如果有朝闻道、夕可死的志向,那么就不肯安住于缺憾的现状。不能有这种心,是因为没有见到真实的道理。
学者所见所期,不可不远且大也。及夫施于用,则必有其渐。--《二程遗书摘句》
【翻译】
学者的见识和志向,不能不远大。但是实践,却一定要渐次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