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国之主必(必下有自字)骄,必自智,必轻物。(吕氏春秋)
【白话】
亡国的君主,必定是自大骄傲,简慢贤士;必定是自作聪明,专独刚愎;必定是轻视事务,无有防范而招致祸患。
故礼烦则不庄,业众则无功,令苛则不听,禁多则不行。(吕氏春秋)
【白话】
所以礼节繁琐则不庄重,事业繁重则绩效不彰,政令烦苛则群众不听从,禁令过于众多,则会行不通。
鸟穷则噣,兽穷则攫,人穷则诈,马穷则逸。自古及今,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。(孔子家语)
【白话】
鸟被逼到了极点就要啄,兽被逼到了极点就要用爪夺取,人被逼到了极点就要欺诈,马被逼到了极点就要逃奔。从古至今,没有见过一个君王逼迫臣民到走投无路,而自身还能没有危险的。
子曰:「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」(论语)
【白话】
孔子说:「君子能与大众和谐相处,然而对事物的见解各异,不苟且赞却;小人曲从私党,却流合污,然各自争利,不能与人和睦相处。」
故《洪范》曰:「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」(吕氏春秋)
【白话】
所以《尚书·洪范》篇说:「没有偏私,不结朋党,先王所行的正道是如此平坦宽广。」
人有六情,失之则乱,从之则睦。故圣王之教其民也,必因其情,而节之以礼;必从其欲,而制之以义。义简而备,礼易而法,去情不远,故民之从命也速。(韩诗外传)
【白话】
人皆有喜、怒、哀、乐、好、恶六情,违背人民的六情,国家就会紊乱,顺从便能带来和谐。所以圣王教化民众,一定依顺人情,而用礼法加以节制;一定随顺其愿望,而用义理加以制约。义理简明而完备,礼法易行而有规则,却人情相距不远,所以人民就很容易遵从国家的法令。
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。(孟子)
【白话】
国中上下互相争夺利益,国家就危险了。意谓从国君到百姓,都要争利,必导致杀君篡位。
上慢下暴,盗思伐之矣。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(周易)
【白话】
在上者轻慢,在下者暴虐,盗寇就思谋侵伐了。财物不妥当收藏,就引人偷盗;在容貌打扮上太妖冶,就会引人淫乱。
古之进者有德有命,今之进者唯财与力。(后汉书)
【白话】
古时进身为官,必是有德行又命中有官运的人;现在进身为官,只是凭借钱财和权势。
故肃恭其心,慎修其行。有罪恶者无徼幸,无罪过者不忧惧,请谒无所行,货赂无所用,则民志平矣,是谓正俗。(申鉴)
【白话】
所以人们都使自己的心性端严恭敬,谨慎地修身实践。有罪恶的人不会侥幸逃避惩罚,没有罪过的人不会担忧惧怕,别人的请托一律不听从,私赠财物也没有用处,那么民心也就平正了,这就叫做「正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