耄耋之人,鸡皮鹤发,神智渐渐模糊,耳不聪,目不明,四肢不便利,走起路来步履蹒跚……如果回顾自己的一生,仿佛那一切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,儿时想长大的心态、青少年想完成学业的心态、走出校门想工作的心态、想成家立业的心态、想飞黄腾达的心态……历历在目,就像刚刚发生一样。这颗心再一次回到当下时,才发现那些心态都已经成为了过去,现在剩下的只有充满留恋的回忆。
一幕幕过去的回忆影响着耄耋之人的心,在一定程度上,恐怕心不受身体的影响,他仍然感觉像年轻人一样,体力上不一定生龙活虎,心却仍然有可能生机勃勃。但心有余而力不足,虽然束缚了耄耋之人,人老心不老的现实却仍然让老人的心还有那么一丝生存的希望。
心灵中的千年古树凭借着一丝生机,屹立在群山峻岭之中。木虽然朽了,生命却顽强地争夺着每分每秒。年轻的树长成材了,很有可能被人锯掉,彻底丧失生命力,与古树苍松相比,古老的生命难道没有什么价值吗?
儿童的心、青少年的心、学子的心、当父母的心、成功的心、失败的心……都是这颗心在不同阶段、不同环境、不同氛围影响下而发生在那个时段的显影,心同样还是那颗心,外在因素的介入,心就会有外在因素势力影响下的显影,直至耄耋时,心被这个身体影响着,就会感觉自己是垂暮之人了。但有时摆脱了这些束缚,以前活力四射的心,影响了现在的心,这颗心仍会让别人看来是人老心不老的。智者明鉴了这一切,不会被介入的外在事物影响而干扰心,因为心的本面从来都没有离开过。
儿童的身体、青少年的身体、中年人的身体、老年人的身体,里面都住着一颗心。从身体上来讲,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,就像我们到了不同档次的旅店产生不同的感受一样,自己仍然是自己。同理,身体有前后的差别,好像心也有了变化,但实际上心就像换了房子一样,自己又何曾有过明显的迁变呢?迁变的只是外在的身体啊!可见生命的延续,体现在这颗宝贵的心的价值上!